13805264556
您的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新聞中心 新聞中心
概述:日用玻璃 產業是傳統民生產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產業;是具有創新競爭力的優勢產業;是循環經濟中的綠色產業;是豐富市場,充實和美化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是承擔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日用玻璃行業的基本特性,是涉及領域寬、使用范圍廣、基礎原料多、可循環,發展潛力大。玻璃是透明的,晶瑩剔透,變化萬千,獨特魅力能夠帶來特殊的、意想不到的享受;玻璃具有可靠的化學穩定性和阻隔性(對內容物無污染),作為包裝容器和家庭日用品,是最安全的,最優異的;玻璃具有可循環、可回收、再利用的優勢,屬于循環經濟中綠色產業。
按照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統計分類方法,日用玻璃行業可大致分為四個大的子行業,即玻璃瓶罐行業、玻璃器皿行業、玻璃保溫容器行業、技術玻璃(硼硅玻璃)行業。本文簡述了我國玻璃器皿行業的發展。
一、玻璃器皿的悠久歷史
根據歷史記載和考古發現,在公元前11世紀初葉,我國就有了玻璃的先驅者,到了戰國時代才制造了真正玻璃,并采用鉛鋇玻璃成分,是世界上最先應用的此類成分的玻璃。楚國是我們第一個玻璃生產基地。吳、楚也是西亞、埃及傳入中國玻璃最早的橋梁。公元5世紀南北朝時,從波斯請來了玻璃制造工匠,引進了玻璃吹制成型法,用無模吹制成玻璃碗、玻璃杯、玻璃缽等空心制品,口部采用燒口和圓口技術,器皿的尺寸和體積明顯增大,玻璃的產量也有所增加,我國玻璃由仿珠寶、玉石到生產玻璃器皿日用品,這時期是玻璃制造的一個重大轉折時期,但日用玻璃仍屬于奢侈品。
到了唐朝,政治穩定,經濟、文化繁榮,為玻璃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根據出土的實物,唐代玻璃的三大類型之一的貢奉品,即為貢奉給皇室、貴族的陳設品和日用品,例如半透明的高腳玻璃杯、透明的玻璃杯、透明帶蓋玻璃盒、透明的玻璃茶碗和碗托等。到清朝乾隆年間,玻璃聞名于世。
二、我國日用玻璃器皿發展現狀
在新中國建立前,在天津、大連、上海等地建立了玻璃器皿廠,均為坩堝熔化,人工挑料,人工吹制。新中國建立后,玻璃科學技術及生產得到了發展。20世紀50年代起,采用了供料機配合的10工位壓杯機,之后又發展了12、14工位的壓杯機,1980年后,還試制了薄壁制品成型機,這些均為玻璃器皿機械化生產創造了條件。
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令世人囑目的成就,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得以顯著提高,作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和美化生活的裝飾品的玻璃器皿行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玻璃器皿的市場需求和生產呈現了多樣化,已從原來比較單一的產品,發展成為多系列、多品種,可以滿足不同用途的玻璃器皿系列。
特別是自古到今多少年來,一直由陶瓷產品主導的中國餐具市場。從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在廣東東莞,首先生產適合粵菜系列的玻璃盤,并隨著粵菜的全國鋪開,這一適合帶湯系列菜品盛裝的玻璃盤,就在全國風行起來,促進了玻璃餐具的發展,拉開了玻璃餐具大規模生產的序幕。
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人民的消費理念和飲食習慣的轉變,玻璃餐具正在動搖陶瓷產品一統天下的格局。由于玻璃產品具有耐熱、透明、化學穩定性好、生產可塑性強、生產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所以無論從對市場的適應度還是適應現代人們的快節奏生活等,玻璃都具有很大的優勢,玻璃餐具產品將不斷滲透到國人生活的各個領域,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尤其是以微波爐為代表的現代家用炊事用具的普及應用,玻璃餐具更加以其獨到的應用優勢,必將有較大的市場空間給玻璃餐具制造業提供較大的商機而得以大發展。
市場的巨大潛力,促進了玻璃器皿行業的飛速發展,同時也加速了玻璃器皿行業機械化水平的迅速提升。八十年代玻璃器皿壓制機械設備升級改造成為主流。由于看好這一產品在中國的市場前景,一些國際知名玻璃機械生產商,紛紛在中國開設辦事處(如德國的瓦爾特Walter玻璃機械公司等),或借助每年在中國北京、上海舉辦國際玻璃技術交流展覽會的機會,推出他們的先進產品。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玻璃行業先后引進德國、意大利、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玻璃設備,生產鈉鈣玻璃的玻璃杯、水具、酒具等和高硼硅玻璃的咖啡杯、壺、玻殼等產品。引進的大模距(最大中心距為394.4)和多工位、多瓣模壓機,在生產各類大型玻璃器皿的同時,也可生產各類食盤、果盤、玻璃碗、玻璃鍋、微波爐盤、玻璃杯、帶把酒杯等類產品。
而中國的玻璃機械制造商也在市場的推動下加入到生產玻璃壓機的開發、生產行列。其產品已包括;單沖頭8—16工位的整體模、可開模玻璃壓機,12-24雙沖頭壓機等系列型號的全自動玻璃壓機;其傳動方式在盤面轉動方面,都采用槽輪機構(馬氏機構)或蝸形凸輪傳動,而沖頭的傳動方面有氣動、液壓傳動和氣-液傳動的適應各種不同需要的傳動方式。現在中國生產的玻璃自動壓制生產線,不僅已滿足國內生產發展的需要,還出口到周邊國家如:印尼、朝鮮、馬來亞一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可以說中國已具備了國際一流生產玻璃壓機裝備的供應基礎。
中國玻璃器皿巨大的消費市場,同樣受到了國際玻璃器皿生產企業的青睞。在生產玻璃餐飲具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的美國利比(Libbey)公司,在中國河北省廊坊新建成以生產玻璃餐飲具為主的玻璃制品工廠,該廠的規模為年產五萬噸。此前作為餐桌藝術的世界級領袖企業和全球玻璃、水晶制品領域的頂尖公司——法國弓箭玻璃器皿實業公司于上世紀末,在江蘇南京的玻璃生產工廠已生產多年了,他們的弓箭牌玻璃餐飲用具已在中國各超市擺滿了貨架,他們對中國的玻璃餐飲用具市場充滿了信心。
我國現有日用玻璃器皿生產企業眾多,形成了山西祁縣的“中國玻璃器皿生產出口基地”和安徽鳳陽的“中國日用玻璃工業基地”,成為了國內日用玻璃器皿制造產業的聚集區。但總的來說,由于該行業的國退民進的進程較其他輕工行業遲,在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才在經營管理上進行改制,所以整個國內器皿行業普遍存在生產規模小,產銷失衡、競爭能力弱、盈利能力較低。在進入本世紀以來,隨著對外交流的增多及企業自身市場、實力的增強,出現了一批以技術優勢、規模優勢有機結合,并以各具特色的市場定位和系列產品贏得市場的龍頭企業,如安徽德力、山東華鵬、廣東華興、石家莊華瑩、安徽發強等企業。其中,產銷量居國內第一的安徽德力地處全國著名的石英砂產地安徽鳳陽,原材料能源供應充足,且長期注重市場網絡建設,合理調配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的銷售比例,目前日用玻璃器皿的年生產能力達到8萬多噸,約占國內整個日用玻璃器皿市場份額5%左右,成為和國際品牌企業在國內市場爭奪份額的有力參與者。
2006年,中國日用玻璃制品出口量已占全年產量的12-13%,出口總額達10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顯示:2009年我國日用玻璃現有規模以上生產企業1406家,日用玻璃產量1546.08萬噸;其中玻璃器皿產量占整個日用玻璃行業的10%左右。
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組織對部分國家出口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世界玻璃器皿出口總量為61.16億美元,其中中國玻璃器皿出口總額為19.63億美元,占統計國家出口總量的32.1%,所占份額比第二大出口國的法國高出19.3個百分點。
出口量增長迅速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一些隱憂。一些單純靠出口拉動的企業,規模小且屬于國外客戶訂單式生產,缺少產品研發能力、自主名牌營銷能力。在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中這種劣勢顯現的尤為明顯,部分外貿依賴型的企業受到較大沖擊。
三、日用玻璃器皿發展趨勢
由于我國石英砂和純堿資源非常豐富,作為玻璃生產的主要原料,我國發展玻璃制品行業具有較大人力成本和原料優勢。近幾年,我國日用玻璃行業發展迅速,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7年我國日用玻璃制品產量為1,270.56萬噸,比2003年的685.55萬噸增長85.33%,超過美國一躍成為世界日用玻璃生產第一大國。中國日用玻璃制品的發展也充分顯示了玻璃器皿產業的迅速發展,2007年-2009年我國日用玻璃器皿產業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其產量并未呈現萎縮,反而在強有力的刺激消費政策的下,克服了金融危機的影響,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0.37%。雖然我國的日用玻璃行業生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迄今為止,我國的玻璃制品使用量較少的局面仍然沒有改變,與發達國家玻璃制品的人均年消費量50-60公斤相比,我國人均年消費10公斤的量還相差甚遠。從消費價格方面計算我國每年人均使用和消費水平不到100元,與歐美一些國家比,差距在十倍甚至幾十倍。
由于國內企業的生產工藝及設備相對落后,高檔玻璃器皿需求市場大多是依賴進口和歐美生產商在國內合資企業來提供。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近幾年,我國每年從國外進口的玻璃器皿總額在以不低于20%的速度增長,其中高檔玻璃器皿占比達90%左右,2010年1-3月,我國進口玻璃器皿2,322萬美元,同比增長38.2%,隨著我國經濟的保持高速發展,未來5年國內對高檔玻璃器皿需求量讓將保持較高的速度增長。
2009年,世界日用玻璃器皿的總需求量約為1268萬噸。其中,亞洲地區需求額約占全球半數總量,其次是歐洲和北美地區,歐洲地區由于玻璃器皿生產商產能基本上能夠滿足其自身的需求,一般不需要依賴進口;而北美地區的市場盡管有美國Libbey這樣的日用玻璃器皿頂級生產廠商,但因其玻璃器皿制造成本高,產能不能滿足其自身的市場需求缺口,主要依賴進口來彌補。非洲地區由于玻璃工業產業化進程較慢,生產技術落后,日用玻璃器皿基本依賴進口。亞洲的中東地區由于受制于玻璃生產原料的缺乏,其日用玻璃器皿的需求也基本上依靠進口來滿足。
我國日用玻璃器皿制品未來的市場空間巨大,目前的產能還遠不能滿足國內市場快速增長的要求。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及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未來幾年,我國日用玻璃器皿每年還將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遞增。
以上從我國玻璃器皿生產資源優勢、全球需求、國內高檔玻璃器皿市場需求以及促進行業增長的幾大因素分析了我國玻璃器皿行業發展潛力巨大,并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和增長時期。但同時我們也需要清醒地認識到,和國際高檔玻璃制造商相比,還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1、目前玻璃器皿行業存在著散、小、差的局面,行業的集中度低,大部分企業在中低端市場進行著無序的競爭;2、玻璃器皿生產工藝和技術及自動化水平以及玻璃器皿的設計和藝術含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3、玻璃器皿制造設備技術和模具質量與國際高端水平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4、尚待進一步開發玻璃類型以及產品系列的多樣性。